互設辦/張榮恭:馬英九對兩岸協商展現進取




http://www.cdnews.com.tw 2013-10-20 13:13:00




 


中評網資料照片

 





江偉碩/報導




 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19日指出,馬英九總統首度把兩岸互設辦事處的屬性,定為「政治性質」,這是務實又具前瞻的立場,有助於深入推進兩岸制度性協商,以及擴大開展海峽兩岸良性互動,值得肯定與支持。



 馬英九總統於十八日首度將兩岸正在協商中的互設辦事處,定性為「非經濟性質,而是政治性質」;又說,若能達成協議,將是兩岸已簽署十九項協議以來,「最具政治性的一項協議」。



 熟悉兩岸事務的張榮恭就此表示,五年半來,兩岸「先易後難、先經後政」的協商原則,為雙方的和平發展達成了歷史空前的效益,而隨著兩岸協商的演進 與雙方客觀的需求,正逐漸呈現「由易轉難、經中有政」的現實,使得兩岸不可能不面對較難議題與政治問題的挑戰。



 因此,馬英九的上述講話,對於未來深入兩岸協商、開拓雙方對話領域,表現了積極進取的態度,提升了爭取台灣利益的機會。



 張榮恭指出,今年以來,國共兩黨、海峽兩岸的政治互信持續增強,國民黨連戰、吳伯雄兩位榮譽主席先後在會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時,提出了兩岸各自的法律、體制,都實施「一個中國架構」。馬英九在辜汪會談二十周年活動上重申,「不推動兩個中國、一中一台、台灣獨立」;又於雙十演說中強調,兩岸「非國際關係」,這都有利維護台海穩定,有利於不斷推動兩岸和平、共同發展。



 雖然民進黨與其他「台獨」團體因而激烈批評國民黨和馬英九,卻反而彰顯了朝野在兩岸關係上能否有所作為、有無具備前瞻性的對比。



 例如今年九月,台灣在睽違了四十二年後,突破性地出席了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,就是兩岸增強政治互信、國際增強信任台灣的重要成果。而自2009年起,台灣脫離此前長達三十七年的困境,每年都能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,也是兩岸建立互信的顯著成果。 張榮恭認為,縱使是民進黨執政,也不致於拒不接受台灣用中華台北模式參與ICAOWHA,可見兩岸「求一中架構之同、存一中涵義之異」,不僅是台灣改變在國際上孤立處境的出路,也是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的解套之道。



  
他說,畢竟民進黨過去八年執政期間,也是在「一個中國」的法律和體制中運作。如今,民進黨何妨重新勇敢適應「一中架構」的現實,才不致於被拋除在兩岸交流合作的大潮之外。



 張榮恭說,現在馬英九又表現了不迴避兩岸「政治性質」的協商,進一步拉大了朝野對兩岸政策發展空間的差距,在野陣營若一味繼續反對,難免更加在台灣民意和國際輿論中自我孤立。實際上,無論兩岸政治對話或協商政治議題,也必然是根據「先易後難」的原則,遠遠談不上兩岸政治關係的終極安排,完全毋須加以醜化渲染或恐懼排斥,否則只會限制兩岸互諒互助的機遇。



 張榮恭表示,「較難經濟議題」的協商,並不比「較易政治問題」的處理來得順利。在野陣營曾經強硬抵制兩岸經合協議ECFA,現又再度抗拒兩岸服貿協議,與此相較,台灣參與WHAICAO,都較順利地形成兩岸共識,也廣獲台灣民意歡迎。



 因此,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深化,雙方協商的過程與目標應不在於硬性區別經濟或政治階段,並且僵化主張「只經不政」,而在於是否符合互利互惠、符合民眾福祉。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kcjyc39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