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這是第一次。孫中山先生誕辰130周年時,國民黨還不方便來。現在時機成熟了。我們希望,未來兩岸可以共同來盛大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。



    最近一個月內,張榮恭則是因爲孫中山兩次來大陸,上一次是在武漢參加辛亥革命95周年紀念活動。近年來頻頻在台海兩岸奔走,張榮恭深刻感受到了國共和解的氣氛。
    “第一次受邀。”作爲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副執行長、大陸事務部主任的張榮恭說,此前大陸在紀念辛亥革命和孫中山誕辰之時,從未邀請過臺灣國民黨參加。而在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訪問大陸之後,這一切都成了順理成章之舉。


  證明國共和解


  記者:這一次國民黨都有些什麽人參加孫中山先生的誕辰紀念?


張榮恭:這次國民黨來北京,是由我帶隊。在北京的幾位國民黨十七大代表和相關單位組成一個團。他們不是剛剛從臺灣過來,而是本來就在北京工作。


  我認爲這樣很有意義。以前,國民黨的黨代表大會,都有所謂的“大陸代表”,因爲那時(兩岸)還在打的時候,有國共鬥爭思維。國民黨十六大之後,所謂的“大陸代表”,就改由(在大陸的)台商來代表,到國民黨十七大,更增加了台商代表(的名額),表示他們是在大陸合法工作的國民黨人士。這更能證明國共和解。


  記者:你怎麽看這次中共高規格紀念孫中山?


  張榮恭:中共歷來都很高規格紀念孫中山的每一個逢十的誕辰。孫中山先生誕辰130周年誕辰的時候,江總書記也有致辭。這表明大陸、臺灣所有的炎黃子孫都尊重孫中山先生。這是國共和解的思維基礎,也是可以共同追求的目標。兩岸共創和平,共謀發展,共用繁榮。


  記者:但是這次是國民黨第一次受邀參加紀念儀式。


  張榮恭:對,這是第一次。孫中山先生誕辰130周年時,國民黨還不方便來。現在時機成熟了。我們希望,未來兩岸可以共同來盛大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。


  記者:國民黨今年做了哪些紀念活動?


  張榮恭:國民黨紀念孫中山先生的誕辰和逝世,和大陸是有時間差的。今年我們紀念孫中山誕辰141年,不是整數年。去年臺灣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40年,但更主要的是紀念中山先生逝世80年,所以誕辰140年的紀念就相對沒有那麽隆重。這只是處理方式的問題了。


  記者:民進黨執政後,對孫中山紀念有差別?


  張榮恭:差別很大。民進黨基本排斥中國概念,排斥中國文化。所以,他們對於中山先生的尊敬態度,遠遠不如國民黨。


  對臺灣來說,因爲國民黨1949年到臺灣之後,就秉持三民主義進行建設。到西元2000年國民黨失去政權之後,民進黨就是因爲不像國民黨那樣真誠地尊敬孫中山,所以他們的建設目標就變得相對模糊。這也是這幾年來臺灣的政治、經濟都處於滯後狀態的原因之一。


  記者:民進黨有沒有舉辦相關的紀念活動?


  張榮恭:基本上是沒有。我們發現大陸更加重視孫中山先生的地位,這完全合乎中共正在深入發展的改革開放。紀念孫中山先生,合乎中共現在正在推進的政治經濟社會各項目標。


  兩岸和諧有助抵制“台獨”


  記者:你說,紀念孫中山合乎中國的改革開放,具體指什麽?


  張榮恭:孫中山先生追求的是民族獨立、民權平等、民生平等。可以看到,大陸現在追求中國在國際地位的提升,經濟的發展,包括胡總書記提出的和諧社會,實際上和中山先生的理念也是相通的。


  記者:在你看來,中山思想對和平解決兩岸問題有什麽啓發麽?


  張榮恭:我剛才提到,兩岸必須共創和平,共謀發展,共用繁榮。目前兩岸屬於分治狀態,政治問題的解決總是比較困難。但是,雙方可以各自努力建設,同步在經濟上發展,以兄弟關係展開和平競賽。兩岸的共同繁榮,實際就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昌盛。這對兩岸未來政治問題的解決鋪墊了最堅實的基礎。


  記者:你對未來的預期是樂觀的,現在“台獨”思想是不是和平解決兩岸關係的一個瓶頸?


  張榮恭:因爲國共和解的目的是,希望台海能夠和平穩定發展。在這種情況之下,兩岸人民就會和諧相處,就不會進而産生“台獨”思想。民進黨既然追求“台獨”,把它作爲黨綱,目標之一,自然不樂見兩岸人民的和諧相處,對於兩岸人民的和平交流就心存抵制,所以在政策上就處處掣肘,我們覺得這種思想和做法,是不合乎臺灣人民的需要的。(作者韓福東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kcjyc39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