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:您好!張先生,這次舉辦台商廟會非常榮幸地請到您擔任高級顧問,您對廟會作了大量的工作,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,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!藉著這樣的勢頭,在繼續擴大台商影響方面,我們還會每年舉辦這樣的活動,請您在這方面給我們一些建議:
  張:現在,工商企業講的就是行銷,以台商廟會爲名開展行銷非常具有臺灣本土特色。我認爲也是在大陸行銷臺灣産品。上世紀到現在有90多個台商協會,是很重要的各地台商組織。那麽各個台商協會除了讓台商廣爲周知之外,對於還有很多台商並沒有參加各地的協會的情況,特別是有些代表性的台商沒有參加協會的,要設法去瞭解他們,鼓勵他們參加台商廟會。
  臺灣的一些工商企業團體,還有臺灣的民意代表,我知道廟會的組委會已經跟他們作了一些聯繫。其實大陸各地的台商都是臺灣民意代表的選民,可以達成我們廟會的一種多彩多姿,多方參與的盛會。
  記:目前兩岸關係春暖花開,今後將會繁花似錦。那麽您覺得這次台商廟會對未來的兩岸關係有怎樣的積極意義?
  張:去年3月,國民黨副主席江炳坤到大陸進行了緬懷之旅和經貿之旅,他的行程有一半是以經貿作爲內涵,目的就是要推動兩岸的經貿發展。去年4月連主席的和平之旅,和中共胡總書記達成了五大願景,實際上就是一個建立兩岸共同市場、國共兩黨的溝通平臺和兩大支柱,其中之一是建立兩黨的經貿與文化的論壇。從這裏就可以看出,國民黨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,經貿是主軸。這種思維,國民黨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執政的時候,就已經展現得非常清楚了。九十年代前期,國民黨實施了兩岸關係以經貿爲主軸,那麽我們今天以在野黨的角色,我們就更加有膽識地去自己推動。自從連主席訪問之後,對兩岸經貿的關係,各方都認爲取得了巨大的發展。在這種形勢之下,台商廟會的推出,實際上是再度鼓舞了台商。所以不管是國民黨對兩岸關係的思維,還是台商在大陸行銷的具體行動,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。我相信除了今後廟會的持續舉辦,可能還有其他類型的活動、其他的台商投資也會相繼的推出,這對於兩岸經貿的互惠互利將起到很好的作用。
  記:您個人的威望非常高,我想問的是,現在的台商族群已經不再是當年的小溪流,而是大江大河,您認爲台商對未來臺灣的經濟發展會有怎樣的影響?
  張:我其實談不上什麽威望,在兩岸關係上盡綿薄之力吧。關鍵還是在党的中堅力量,党的領導的胸襟、氣度和膽識,還有我們台商的共同努力。我認爲,兩岸同入wto,所以全球化的浪潮是兩岸共同面對的不可回避的挑戰,這也是機遇。今年4月北京舉辦的國共經貿論壇,我們的主題之一就是“兩岸如何應對全球化浪潮”,換句話就,臺灣自己在跟世界接軌,大陸也在和世界接軌,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到,臺灣跟大陸接軌這個問題上存在著一些政治障礙。這些障礙主要還是臺灣當局沒有解開市場的鈕扣,因爲太多的意識形態阻礙了兩岸經貿的正常發展。
  兩岸的經貿接軌,目前最急迫的議題,其實是直航。大陸與世界各地都直航,


臺灣與世界各地也都直航,但是而兩岸還沒有。現在大陸已成爲全球的工廠與市場,世界各地的企業都進入大陸,運用跟爭取中國這個市場,那麽台商不可例外,台商的努力應該得到臺灣朝野力量的支援,這樣他們才能夠有更多的實力和世界的企業作競爭。我形容這是“經貿逐鹿中原的時代”,台商和大陸有語言和文化的優勢,更應該比世界的其他企業更具強項才對,但是看起來這幾年台商在大陸的市場佔有率在下降,所以我認爲臺灣的朝野應該要支援台商。
  那麽如何來強化台商的競爭力?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兩岸的直航。國民黨在這方面不斷地作出努力,從2005年春節包機,和平起降、不中停港澳、雙向飛行,到我們現在希望能夠實現兩岸包機的節日化、周末化和常態化。臺灣當局對兩岸直航的協商,有關航權是一個很大的障礙。我認爲用包機的方式是可以繞過政治障礙的,對台商是很大的幫助。包機的實現,以及能夠運載大陸的觀光客到臺灣去,這對臺灣的經濟是有很大的幫助。所以國民黨現在把推動兩岸包機的周末化跟常態化,以及大陸觀光客赴臺灣旅遊觀光看作是比較急迫的事,我相信這兩點的實現也是對台商的幫助。
  記:我們這次出版台商廟會會刊,主要是給台商閱讀,請談談您對台商還有哪些期望?
  張:台商在大陸的發展,我們必須承認,這麽多年來,得到臺灣當局的支援並不多。九十年代國民黨執政期間,對兩岸經貿是有一些遲疑的態度。所以我剛才提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前期,國民黨明確提示了兩岸關係以經貿爲主軸,這是國民黨非常務實的思維,但當時的臺灣領導人沒有明確的支援政策;九十年代後期,臺灣的領導人反而提出了“戒急用忍”,所以壓抑了國民黨的主張。西元2000年之後,臺灣政黨輪替,後來的臺灣當局對兩岸經貿的思維更加保守。所以台商幾乎是在自力更生的情況之下在大陸打天下,當然得到了大陸政府從中央到各地方的支援,因此我對於台商的精神非常敬佩。國民黨各領導人也認爲,台商必須要到大陸來發展,這是兩岸的一個趨勢。我剛才提到的九十年代前期,國民黨還說臺灣的經濟發展必須以大陸作爲腹地,只有臺灣完全體現了這種思維,這能使臺灣的經濟得以茁壯,而不是像臺灣有些人說的“台商是把臺灣的資金帶到大陸去,以致掏空臺灣”,國民黨對這種說法根本無法認同。台商在大陸的投資,其實是臺灣賺取了大陸好幾倍的外匯。更何況臺灣現在其實本身不缺資金,臺灣這幾年投資的降低,是因爲臺灣投資環境的問題。所以臺灣某些人怪罪台商,我們國民黨必須爲台商抱不平。我們依然會以我們的力量支援台商在大陸的發展。對這一點臺灣必須要立法,我們畢竟是在野黨,但必須要用我們的力量向行政當局作推動。同時,能夠跟大陸當局溝通來幫助台商的,我們來跟大陸當局溝通。我們跟中共中央台辦建立了關於台商議題的正式的溝通管道,去年已經舉行過一次正式的會晤,我們預訂今年9月還要再舉行一次,這都是我們國民黨作爲在野黨能夠對台商所盡的有限的幫助。總之,我們對台商離開家鄉在異地努力打拼的精神敬佩,爲他們所獲取的成果表示喜悅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kcjyc39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